发布日期:2019-12-09
产品设计感悟:产品设计的4大原则+ 查看更多
产品设计感悟:产品设计的4大原则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9-08-30 16:06
如何看待设计的优劣?
近期有一个盆友跟我说,怎样才能从整体的视角点评1个产品的设计的优劣,有木有1个规范?人们常常会站在个人的视角去点评,大部分的产品经理都是以功能的客户体验?逻辑是不是清楚?是不是个性化?......…

或许从这种视角去考虑全是合理的,我这儿有更规范化产品设计的4大原则:
1.优先级
为什么要先考虑优先级?
因为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他们希望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当你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摆上桌面,就没有重要的东西了。用户的认知空间和认知能力有限,当他们面前有 1 条路可以选择时,事情会变得很简单,但是当你们面临 3 条路时,往往会踌躇不前。
设计中对优先级的把握就是要让我们能够将真正重要的功能/内容/元素放到突出的位置,以最多的界面资源去展示它们,而将次要的部分,弱化、隐藏起来,再次的部分,则索性砍掉。
具体来说:
用户优先级
功能优先级
内容/信息优先级
交互优先级
视觉优先级:
2.一致性
一致性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容易被用户预知。一致性可以说是设计中最普遍的一条原则,但是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误,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地方不一致问题。
通常需要注意一致性的地方:
交互逻辑的一致性
元素的一致性
词语的一致性
信息架构的一致性
视觉的一致性
3.感觉
大家都知道感觉最重要,怎样照顾用户的感觉。例如以下能够考虑到的几点:
快的感觉
安全的感觉
其他感觉
与自然界的原则匹配
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能与自然界的原则相匹配,不仅能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更容易被用户预知。比如我们电脑中的垃圾桶与现实生活中的垃圾桶,有垃圾就往垃圾桶里面扔,觉得还有用就从垃圾桶中捡回来,垃圾桶满了就倒掉(清理垃圾桶)。如果要找回来,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有可能要去找业务的阿姨,将垃圾倒哪里去了,还可能要去大垃圾桶中找等等。电脑也是如此,必需恢复上次清理的数据。
这些功能,用户就可以结合现实中的规则,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将更简单,更容易。
可能小伙伴又会说,这些都是别人做好的,那我们如何将自然界的原则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呢?
我们可以将用户对现实事物的理解,延伸到产品的图标、按钮、流程等界面的元素和行为中去。
去寻找自然的、共有的法则,让用户容易学习、容易使用产品,进而具备较高的效率和满意度。
「防御性」的设计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功能制定一些规则,为什么?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多人说中国人是最好奇的生物,不管别人怎么下禁止令,还是要亲自去体验一把才爽。(也就是俗称犯贱)
当然防御性设计也是为了防止用户误用、滥用。你要知道中国水军力量的强大,分分钟让你的服务器崩溃。
比如微博,每条微博下面都有举报按钮,如果涉及到黄赌毒,我们可以进行举报。
那么在设计中如何应用呢?
我们必须将每个功能和细节考虑周到,比如登录,防止机器人恶意攻击,可以采取验证码的形式。但是为了不让用户每次登录都需要输入验证码,我们又可以在密码输入错误 3 次后再提示输入验证码,这就是所谓的考虑周到,真正的用户体验。
偷懒原则
我们都知道人的天性都是懒惰的,越简单、越易懂的设计才是用户最喜欢的。帮助用户偷懒是用户体验的终极目的之一。
「记住密码」的功能已经非常普遍了,在移动产品中,更多的只需要用户登录一次,以后直接自动登录(除了应用更新或重新下载应用),这就是偷懒设计的表现。很多人在讨论「记住密码」的功能会导致一些用户彻底忘记密码,这还是好设计吗?这个问题实质是如何帮助用户更方便地登录那些需要安全认证的系统。
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密码一定是必需的吗?人们为什么不用记住钥匙的齿形,而只用记得带上钥匙?现在大部分的产品都是通过手机进行注册账号,所以大部分产品都已经不在需要密码了,通过手机号填入验证码就行了,这样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帐号也更安全了。
我觉得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源于大家「偷懒」的心理,为何创造发明车轮子,就是说要节省气力;为何创造发明传真电話?就是说不想互相间沟通交流前来麻烦。假如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你就会发现人们仍然能够生活,沒有哪些发明和设计是人们必须不可或缺的。只不过是不可以再「偷懒」罢了。
客户体验在一方面确实在帮客户偷懒,不过就整个社会发展来讲,人并沒有变懒。确实,大家觉得周边的人们变懒了吗?可为何大伙儿的生活节奏月来越来越快、工作压力愈来愈大了呢?非常好,当今大家是很少用笔写字、很少做体力或......,不过大家省掉的这种精力,确实就无需动脑筋了吗?我刚好感觉当今人们必须动脑子的地方变多了。
分享到: